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修辞使用丰富灵活,翻译时恰当地表达它们对于提高《内经》译本的质量至关重要,这对于中医海外传播事业影响深远.因此,尝试寻找适宜的翻译学或者语言学理论以及相适应的翻译方法对于《内经》修辞英译十分迫切.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转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转喻是指在同一理想化认知域(ICM)中,用一个实体概念自身具有的最凸显、易辨识的特征去激活人们对另一个实体概念相对应(相关)特征的认识,从而实现人类从原认知到目标认知的过程.而举隅与转喻的认知过程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以此模型理论为指导,探索性地研究和比较了《内经》三个译本中的举隅修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举隅英译的指导原则及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推荐文章
《黄帝内经》英译现状评述
《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
英译
从《黄帝内经》看中医情志护理
黄帝内经
情志
护理
中医学
浅析《黄帝内经》中的整体康复思想
黄帝内经
整体康复
养生
《黄帝内经》“解结”及其应用初探
黄帝内经
解结
筋结点
激痛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转喻的认知机制看《黄帝内经》中的举隅辞格及其英译
来源期刊 医学争鸣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 黄帝内经 英译 举隅 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式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76/j.issn.1674-8913.2015.04.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
黄帝内经
英译
举隅
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争鸣
双月刊
1674-8913
61-1481/R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8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