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近年大陆青春成长电影的发展现状,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学基本原理对其进行解读。全文立足于“发送者—符号信息—接收者”的表意机制,总结大陆青春成长电影兴起的原因。首先,由青春文学改编成电影保留了读者群,读者通过群选经典实现身份认同;其次,电影构建的“成长神话”形成了叙述的一般模式,但提供了虚幻的满足感;再次,电影以青春和成长为核心元素,满足了观众缅怀青春和渴望成长的意义需求。最后立足于符号自我的考察,本文从现象解读深入文化动因的探寻。
推荐文章
基于符号表示的时间序列分类综述
时间序列
符号表示方法
符号序列分类
美国影视剧叙事及文化分析 ——以电影《公主保护计划》为例
美国校园青春类影视剧
叙事理论
跨文化理论
论新世纪韩国电影的儿童叙事迷思及其文化表征
韩国电影
儿童
叙事迷思
情感结构
文化表征
短视频音乐不同表意的符号学分析
音乐符号学
短视频
符号表意
网络与新媒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春成长电影的符号表意机制及其文化分析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青春成长电影 符号学 主体 自我 身份 文化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50
页数 13页 分类号 F32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文斌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16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春成长电影
符号学
主体
自我
身份
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