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分析汶川地震中九襄断裂对汉源县高烈度异常的影响,基于对汉源县城震害的科学考察、场地勘察以及地震地质与地形图,建立了典型的二维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和透射边界理论,分析了九襄断裂对汉源县城震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九襄隐伏断裂对汉源烈度异常有一定影响,对频段在4~8 Hz之间的地震动放大效应显著,使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约增大9%;该频段与汉源县城部分建筑物的自振频率吻合,放大的地表地震动和共振效应加重了汉源县城的震害,是汉源高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场地中的非发震隐伏断裂对地表地震动有一定放大效应,工程选址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其影响.
推荐文章
土层结构对汉源烈度异常的影响
汶川地震
土层结构
烈度异常
地震反应
汶川地震对冶勒大坝影响分析
汶川地震
堆石坝
沥青混凝土心墙
强震记录
监测资料
汶川8.0级地震中断层对震害影响分析
汶川8.0级地震
峰值加速度
断层效应
烈度
局部异常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及建议
北斗导航卫星
汶川地震
减灾
救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中九襄断裂对汉源烈度异常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断裂 有限差分法 地震动 抗震设计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5-1060,1073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15
字数 3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红帅 34 1481 17.0 3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
断裂
有限差分法
地震动
抗震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0258-2724
51-1277/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62-104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15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