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佛教对于烦恼的认识相当深刻,汉译《杂阿含经》中对于烦恼有许多分类和描述,并与佛教的基本教义、修道体系及解脱目标紧密相连。佛教认为烦恼的本质是心不自在的状态,烦恼的染污性与不善性决定了它可以束缚、逼迫、扰乱人心,因此,早期佛教以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为乐。随着部派佛教对烦恼认识的深化,阿罗汉的地位开始动摇并出现以追求佛果为目标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发展逐渐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拥抱烦恼、在烦恼中觉悟的旨趣与精神。
推荐文章
机采棉加工工艺流程对棉花含杂率的影响
机采棉
棉花加工
工艺流程
含杂率
几种废棉的外观和含杂分析
废棉
新疆清弹棉
棉短绒
外观
含杂
中英认知差异与英语隐喻汉译
隐喻
翻译
认知
喻体
胡安国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与批判
胡安国
佛教思想
吸收
批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佛教对烦恼的认知--基于汉译《杂阿含经》的考察
来源期刊 五台山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杂阿含经》 烦恼 阿罗汉 解脱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佛 学 研 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B948
字数 66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鹤琴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阿含经》
烦恼
阿罗汉
解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五台山研究
季刊
1000-6176
14-1080/B
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16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5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