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维波形映射技术提高了数字示波器的波形捕获率,但死区时间仍然广泛存在。提出了一种“分段存储集中映射”三维成像方法。根据时基将高速大容量动态存储器(DDR3 SDRAM)分成多段存储区域,连续存储多幅具有相同触发条件的波形,将DDR 3 SDRAM中的多幅波形集中映射。基于双口RAM的快速波形映射技术和多路并行映射技术大大缩短了映射时间,在保证高波形捕获率的同时实现了数据的海量存储,使整个DDR 3 SDRAM存储的波形时间范围内实现了无缝采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证明了该系统能在更短时间内捕获到异常波形,双脉冲测试法测出该系统的最高捕获率为6250000 wfms/s,经过分析得出系统死区时间比为43.86%。
推荐文章
基于边界分割的STL模型三维分段
复合快速成型
STL模型
三维分段
边界扩展法
边对
一种基于向量运算的三维真实感纹理映射方法
真实感显示
三维场景处理
纹理映射
基于VTK的三维纹理映射方法的实现及其应用
VTK
三维纹理映射
几何模型
体数据场
一种基于三维自组织映射的立体图像编码方法
立体图像
自组织映射
矢量量化
视差估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分段存储的三维映射方法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数字三维示波器 分段存储 无缝采集 三维映射 波形捕获率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自动化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244,27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971
字数 47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书林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136 1001 16.0 25.0
2 杨扩军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5 91 3.0 5.0
3 蒋俊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6 144 4.0 6.0
4 宋金鹏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三维示波器
分段存储
无缝采集
三维映射
波形捕获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