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药物消除半衰期是最常使用和最重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一般采用单次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采血的方法测定.该法由于药物分布的参与,存在药物分布完成的时间难以确定,过多的失血影响消除,单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可能低于临床实际,消除相血药浓度低而误差大,使测定的半衰期结果与实际可能会有较大距离.我们推荐一种基于单纯消除的药物半衰期测定方法,采用长时间(至少5个半衰期)持续静脉滴注,使给药速度等于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其分布到达平衡后,再停止给药.此时血药浓度的变化仅反映药物的消除,于不同时间静脉采血,再计算药物的消除半衰期,这样的结果更接近体内药物消除的实际状况.
推荐文章
小鼠普鲁泊福效应室消除半衰期的测定
普鲁泊福
血清
色谱法,高压液相
半衰期
~(88)Rb半衰期的测定
88Rb
半衰期
质量接续
位置接续
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的误区与纠正
初中化学
教学评价
误区
纠正
气体裂变产物87Kr半衰期测定
87Kr
半衰期
位置接续
连续跟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物消除半衰期测定方法的误区与纠正
来源期刊 医学争鸣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药物消除 半衰期 血药浓度 静脉滴注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76/j.issn.1674-8913.2015.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永孝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 131 844 14.0 25.0
2 曹蕾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 16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消除
半衰期
血药浓度
静脉滴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争鸣
双月刊
1674-8913
61-1481/R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8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