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禾在《跨语际实践》中把翻译活动所涉及的的语言以新术语——主方语言和客方语言进行命名.这种命名建立在对西方"旅行理论"和"后殖民理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亦是对二者的继承和发扬.这种命名扬弃了西方"旅行理论"关于理论和观念自我流动与放逐的思路,突破了"后殖民理论"关于翻译研究中西方宰制与东方抵抗的"不对称的权力关系"模式,凸显出作为主方的译者和译语受众的主体性及其文化氛围对"跨语际实践"和意义生成的重要意义.这一命名引发的新问题在于:译语意指的历史扩充性边界何在?是否会落入"译语万能论"的窠臼?
推荐文章
中介语理论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
中介语
第二语言教学
语言错误
双语使用中的语际语言和语码转换
双语
语际语言
语码转换
论日语中英语外来语的语言特点
日语
英语外来语
语言特点
语言输入假设对语言学习的实践意义
输入理论
评价
实践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方语言"和"客方语言"之名的理论溯源——兼论刘禾"跨语际实践"的理论困境
来源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主方语言 客方语言 "旅行理论" "后殖民理论"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字学·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5
页数 5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679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娟 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41 161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方语言
客方语言
"旅行理论"
"后殖民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0492
22-1312/C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3
总下载数(次)
2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