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开展了不同进气方式(上方进气和侧方进气)对于空气提升泵提升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以冷态水为介质,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的液体提升量,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沉浸比、不同气体输送量的条件下,不同进气方式对导流式空气提升泵液体提升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管采用何种进气方式,沉浸比越大,液体提升量越大;液体提升量随着进气量的增加先升高后减少,有一个提升极值.在沉浸比为0.5时,气体输送量1-4 L/min时,侧方进气提升量比其它两种方式最高可高出41.45%;气体输送量5-25 L/min时,上方直接进气提升量比其它两种方式最高可高出12.75%;总体而言,上方直接进气方式具有较好的总体提升效果.
推荐文章
不同增压方式对空气源吸收式热泵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空气源吸收式热泵
增压吸收
氨-硝酸锂
寒冷地区
供热
水流量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
热泵热水器
水流量
性能
COP
附加气室对空气弹簧动态特性的影响
铁道车辆
空气弹簧
动态特性
动刚度
阻尼比
传递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进气方式对空气提升泵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热能动力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进气方式 空气提升泵 两相流 沉浸比 气泡泵冷态实验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热力循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221
页数 分类号 TB654|TB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道平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82 1400 18.0 27.0
2 陈永军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2 52 4.0 6.0
3 陆引哲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 47 4.0 6.0
4 赵荣祥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0 5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进气方式
空气提升泵
两相流
沉浸比
气泡泵冷态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能动力工程
月刊
1001-2060
23-1176/TK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14-158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19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