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移情发生的基础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对他者有感应或者我为什么能够感觉到他者?胡塞尔的意向性现象学没有给出解释,即使他试图解释它,也根本解释不清楚.因为胡塞尔囿于意向性现象学的视域,把空间事物的意向性被给予模式应用到生命的被给予模式,利用显现和随显的理论把他者构造出来;而亨利基于生命现象学的视角,放弃了意向性的感知和自我为出发点的两个预设,使胡塞尔的移情有了一个新的理论根基:生命共同体.亨利认为,我与他者共同享有一个先验的生命,生命的恻隐与共是我与他者交互感应的基础.
推荐文章
Gnutella网络中的异构延迟现象及其解决方案
Gnutella
TTL
UID
短路效应
异构延迟
湿式冷却塔白烟现象分析与解决方案
冷却塔白烟现象
气象特点
产生原因
产生条件
湿空气焓湿图
高分子合金及生命现象的探讨
高分子合金
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
血红素蛋白质
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的批判哲学
胡塞尔
现象学
康德
批判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亨利对《笛卡尔式沉思》中移情难题的分析批评及其基于生命现象学的解决方案
来源期刊 哲学门 学科
关键词 亨利 移情 难题 生命 现象学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201
页数 23页 分类号
字数 15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海全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9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亨利
移情
难题
生命
现象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哲学门
不定期
978-7-301-18327-4/B?095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