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左室电极的位置是决定心脏再同步治疗反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方法是将左室电极放置在左室侧壁或侧后壁,但这对具体某一位患者来讲可能不是最佳位置.有研究表明,将电极放置在左室收缩延迟部位并避开心肌瘢痕可能是减少无反应的一个重要方法.大约有4% ~8%的患者不能通过静脉途径植入左室电极.此外,受冠状静脉解剖、电极稳定性、膈肌刺激等因素的限制,左室电极经常不能到达理想目标位置.心内膜起搏、多点起搏、无导线起搏等方法提供了更多选择,为进一步减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提供了可能.
推荐文章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迟发性左室电极脱位一例报道
心血管疾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迟发性电极脱位
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疗法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扩张性心肌病
心功能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A-V间期优化对早期心功能的影响
心脏再同步化
A-V间期优化
心功能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左室起搏位点的选择
来源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 心内膜起搏 多点起搏 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心脏植入器械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1-5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11|R541.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3/j.cnki.cjcpe.2015.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伟 107 380 9.0 18.0
2 顾敏 1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1)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
心内膜起搏
多点起搏
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双月刊
1007-2659
42-142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
38-14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0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4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