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网络模型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是最近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无法获得银行间的敏感数据,使得研究很难有所突破.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银行间网络特征的方法.首先,本文检验了银行间网络节点强度(银行间贷款和银行间借款)的分布规律.此外,本文研究发现银行间网络的节点强度和节点度存在幂函数关系.进而,推导出节点度的分布规律,并证明了当节点强度服从幂律分布时,节点度也服从幂律分布.本文对中国银行间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银行间网络呈现出无标度网络特征,而且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中国的银行间网络标度参数最小、集中度最高.
推荐文章
我国银行间市场的网络效率分析
银行间市场
网络效率
攻击
基于借贷关联网络的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
借贷关联网络
最大熵法
最小密度法
风险传染
世界银行将进入我国银行间债
世界银行
行间
中国人民银行
国际开发
债券市场
投资
代理
协议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
银行间债券市场
做市商
买卖价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行间网络的无标度特征
来源期刊 管理科学学报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银行间网络 无标度网络 系统性风险 网络结构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6
页数 9页 分类号 F830
字数 7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隋聪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1 263 7.0 16.0
5 王宗尧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 9 19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行间网络
无标度网络
系统性风险
网络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管理科学学报
月刊
1007-9807
12-1275/G3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
6-89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858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