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高功率激光装置内主要污染物成分及来源,研究其对大口径光学表面抗损伤能力的影响规律,得到装置光学表面洁净控制要求.利用扫描电镜对高功率激光装置内部的主要颗粒污染物进行取样分析;采用自然沉降的方法在光学元件表面制备污染物,并利用Nd∶ YAG(SAGA-S)激光器研究其损伤阈值和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功率激光装置内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有机物和矿物质,占据比例分别为20%、40%和40%.激光辐照污染后的光学表面存在激光清洗和激光诱导损伤两种效应,当激光器能量密度超过10.9 J/cm2时,光学表面存在清洗作用.当激光能量密度超过14.6 J/cm2时,光学表面污染物引起损伤,且损伤随着污染物尺寸呈线性下降趋势.
推荐文章
表面颗粒污染物诱导薄光学元件初始损伤的机理*
激光损伤
光传输
颗粒污染物
热变形
熔石英表面铜膜污染物诱导损伤实验研究
熔石英
污染物
铜膜
表面损伤
损伤形貌
激光诱导损伤阈值
表面污染物诱导熔石英损伤的热力学数值模拟
激光技术
熔石英
损伤形貌
热应力
有限元法
污染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光装置污染物诱导光学元件表面损伤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光学 高功率激光 洁净控制 光学元件损伤 气溶胶 污染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器与激光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2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1542.06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苗心向 12 62 6.0 7.0
2 程晓锋 14 95 6.0 9.0
3 袁晓东 114 624 13.0 17.0
4 吕海兵 49 310 9.0 14.0
5 郑万国 106 868 15.0 22.0
6 周国瑞 4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光学
高功率激光
洁净控制
光学元件损伤
气溶胶
污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