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命名事物,语言符号的所指是心理形象,"语言生象"在这个意义上成立.经过诗人的特殊处理,语言艺术所营造的想象空间符合透视原理,可为人眼见.这样的作品通常要满足三个条件:克服语言的线性流逝而具备空间性;物象能形成"远小近大"或"图—底"空间纵深关系,给读者虚构一个"观看"的位置使其与物象之间的关系"三点一线";名词性物象之间必须用关系词连接.语言艺术很难再现人类视觉才能把握的明暗和色彩.符合透视原理的语言艺术和绘画艺术都是对真实视觉的模仿,对前者的研究属于"文学与视觉"而不是"文学与绘画"问题域,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莱辛诗画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推荐文章
《论语》英译本中投射语言的概念功能分析
《论语》
英译
投射
概念功能
论语言交际艺术与即席口才演讲
语言交际艺术
即席口才演讲
论语文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
教学口语
表达技能
论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幼儿语言环境
幼儿语言发展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语言生象与视觉透视
来源期刊 文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语言生象 透视法 诗画交流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言生象
透视法
诗画交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8号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