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容量复苏前后的变异是否可以成为判断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对液体治疗有无反应的一个预测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入选的39例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约1h进行第1次容量复苏;在ROSC后约2~6h,对其中的24例符合2次入选的患者进行了第2次液体负荷试验。所有患者均放置桡动脉插管、双腔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和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导管。在每一次容量复苏前后都测定了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及ScvO2。将液体负荷后CI增加值(△CI)≥15%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结果2次容量复苏后△ScvO2与△CI的直线相关分析呈显著相关;2次测得的△ScvO2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分别显示:4.4%和4.2%可作为△ScvO2的阈值去鉴别患者对容量治疗是否有反应性,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和0.921;而2次总的的△ScvO2的阈值为4.3%,其AUC为0.877。结论容量复苏前后的ScvO2的变异可以预测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对液体治疗是否有效;与ROSC后约1h相比,2~6h的测定值对于容量反应性的鉴别能力有升高趋势。
推荐文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心脏术后患者不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心脏术后
血流动力学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预测心脏术后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手术
容量反应性
容量负荷试验
中心静脉压
每搏量变异
心排量
31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急诊处理
血流动力学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容量复苏 容量反应性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3-3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8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容量复苏
容量反应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