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人说,人的一生都走不出童年。也许你不同意这话,觉得它未免太悲观太绝对,但我想,如果你读一读《爱·恨与修复》这本书,你会不得不承认这句话的深刻意义。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只有一百零几页的小开本。但是,这本薄薄的小书。却被视为精神分析发展史上的新起点。它试图通过日常语言表达饮食男女日常行为感受的背后更为深层的心理过程。因此,这也是一本需要用心体验.从而把它读厚的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认识走不出的童年
来源期刊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童年 精神分析 心理过程 日常行为 语言表达 发展史 心体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M0004-M0005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4-0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童年
精神分析
心理过程
日常行为
语言表达
发展史
心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月刊
1005-6009
32-1410/G4
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28-486
出版文献量(篇)
19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