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低温胁迫下,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提高牡丹叶片耐冷性的生理机制,以8年生牡丹品种‘胡红’20 d 叶龄的叶片为试材,将其浸入0、0.5、1.0、1.5、2.0 mmol·L-1的 SA 水溶液,置于4℃光照培养箱进行暗培养,经0、4、8、12 h 的低温处理后取样测定其活性氧水平和保护酶活性,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结果表明:施用低于2.0 mmol·L-1的 SA 可减轻低温对牡丹叶片的伤害程度,降低O -2·、H 2 O 2和 MDA 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但能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POD、SOD 和 CAT 活性增加.其中1.0 mmol·L-1的 SA 能显著降低叶片组织中 O -2·和 MDA 的含量,明显降低低温引起的叶片水渍化程度,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这种效果更加明显.施用2.0 mmol·L-1的 SA 并不能明显减轻低温引起的叶片水渍化程度,当低温处理12 h 后,叶片受到的低温伤害程度和没有施用 SA 时没有明显区别.总之, SA 是否能明显提高牡丹叶片的耐冷性与其浓度有关,1.0 mmol·L-1的 SA 最能提高牡丹叶片的抗寒性,过低和过高浓度的 SA 则不能明显增加叶片的抗寒性.该研究成果能快速应用于牡丹的提早生产,并为增强其它作物的抗寒性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