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L-半胱氨酸(L-Cysteine)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粒径均匀并具有较强荧光的水溶性金纳米簇(AuNCs),该金簇的粒径约为3~5 nm,在紫外灯下呈黄绿色荧光.随后发现,铜离子(Cu2+)对AuNCs的荧光有明显的响应,基于此建立了荧光探针检测Cu2+的新方法,结果表明AuNCs的荧光变化与Cu2+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能用于实际样品(尿液)中Cu2+的检测.同时,研究发现,多西环素(DC)的加入能够使混合体系(AuNCs-Cu2+)猝灭的荧光逐渐恢复,由此进一步建立了由Cu2+介导“关-开”(off-on)检测DC的荧光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实际样品(牛奶)中多西环素的检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推荐文章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测定水中铜离子的研究
L-半胱氨酸
修饰金电极
铜离子检测
水溶性蓝光发射金量子点灵敏检测L-半胱氨酸
金量子点
荧光分析
半胱氨酸
生物传感器
L-半胱氨酸修饰碳纳米管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
碳纳米管
纯化
修饰
表征
循环伏安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L-半胱氨酸合成的金纳米簇用于铜离子和多西环素的检测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学科
关键词 金纳米簇(AuNCs) 铜离子(Cu2+) 多西环素(DC) 关开(off-on)机制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7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N032014-0009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汉儒 31 105 6.0 9.0
2 杨晓明 7 18 3.0 4.0
3 朱姗姗 3 4 1.0 2.0
4 廖洪波 4 20 2.0 4.0
5 冯媛娇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纳米簇(AuNCs)
铜离子(Cu2+)
多西环素(DC)
关开(off-on)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化学)
月刊
1674-7224
11-5838/O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00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