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北京8号”桃为研究对象,应用900~1700nm 范围内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损伤发生12h 后的桃进行损伤早期检测研究。通过光谱比较,确定出识别光谱区域为950~1350 nm。基于此光谱区域,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独立成分分析不同方法进行降维,结合中值滤波、阈值分割等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进行损伤区域的检测。对60个正常样本和60个损伤样本进行检测,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损伤果的识别率为85%,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损伤果识别率为96.6%,两种方法对正常果的识别率均为100%。结果表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能有效地进行桃损伤的早期检测。
推荐文章
近红外-短波红外岩心光谱成像及矿物识别
高光谱成像仪
同步触发
同视场装校
速高比
光谱真实性
轻微损伤郎枣近红外光谱检测
郎枣
轻微损伤
预处理
平滑处理
标准正态变量校正
多元散射校正
近红外光谱成像分析技术的应用进展
近红外图像
化学计量学
进展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的猕猴桃早期隐性损伤识别
猕猴桃
隐性损伤
早期识别
高光谱成像
主成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桃轻微损伤早期检测
来源期刊 农机化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轻微损伤 高光谱成像 早期检测 主成分分析 独立成分分析 “北京8 号” 桃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91.41|TP274.52
字数 39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转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16 172 7.0 13.0
2 迟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6 48 4.0 6.0
3 杨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8 82 5.0 8.0
4 谢同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1 4 1.0 1.0
5 孟繁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轻微损伤
高光谱成像
早期检测
主成分分析
独立成分分析
“北京8 号” 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机化研究
月刊
1003-188X
23-1233/S
大16开
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156号
14-32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1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42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