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又名黄花地丁、奶汁草.其味苦甘性寒,无毒,归肝、胃经,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临床常用于火热毒邪所致红肿热痛等疾病.《本草新编》日:“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笔者根据多年应用蒲公英的经验,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1 善清肝热 蒲公英善清肝热,但其清中有透、透中有清,即可清肝又可疏肝,此特点与龙胆草、黄芩、黄连、大黄等苦寒沉降之品有明显的不同.我国著名医家朱良春解释说:“盖蒲公英花发甚早,得春初少阳之气,所以饶有生发之性,与苦寒沉降之品有间.
推荐文章
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
蒲公英属
组织培养
耐盐突变体
核型
遗传转化
蒲公英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蒲公英
肠道菌群
关系
蒲公英凝固型酸奶的研制
蒲公英
凝固型酸奶
研制
麻黄主治效用探微
麻黄
主治
效用
发汗解表
宣肺
平喘
解郁
通调水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蒲公英临床效用探微
来源期刊 上海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蒲公英 清透肝胃 利湿通络 临证体会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揽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05/j.1007-1334.2015.08.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再康 2 0 0.0 0.0
2 张紫微 2 0 0.0 0.0
3 冯瑞雪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蒲公英
清透肝胃
利湿通络
临证体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中医药杂志
月刊
1007-1334
31-1276/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114信箱
4-1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5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