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考察了1951-1965年英文版《中国文学》诗歌译介情况,认为编译人员在诗歌类作品选材过程中,通过对创作主体和内容主题有倾向性的选择,通过所译诗歌,完成了刊物所承载的塑造新旧两个中国形象的使命.诗歌选材受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但部分编译人员仍从自身的审美趣味和揣摩读者阅读心理的角度选译作品,为提升刊物的审美品位做了积极的努力.
推荐文章
论中国文学中竹意象的演变
意象
演变
成熟
中国文学史杨慎书写评议
杨慎
文学史
书写
地位
经典与时代的契合——浅谈中国文学史融入式教学
融入式
中国文学史
文学经典
时代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51-1965年英文版《中国文学》诗歌选材论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当代文学六十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4-1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长安 武汉大学文学院 91 169 6.0 8.0
2 陈澜 武汉大学文学院 7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