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框架排歧目的在于根据句子中目标词的上下文环境,从现有的框架库中为该目标词自动标注一个合适的框架.将框架排歧任务看作分类问题,首次将词的低维分布表征信息作为模型特征引入到汉语框架排歧研究中,来探讨仅从词特征出发,不同的特征表示对框架排歧模型的影响.实验选取了88个词元中2077条例句为数据集,并将目标词周围的词分布表征信息加入到最大熵算法中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词分布表征信息的框架排歧模型可以达到58.11%的精度,该结果与传统的仅使用词特征时(47.47%)的结果相比有大幅度提高.这说明词分布表征对汉语框架排歧任务是有重要作用的.
推荐文章
基于框架表示学习的汉语框架排歧
框架排歧
框架表示
表示学习
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古汉语词义消歧研究
中文信息处理
古汉语
词义消歧
条件随机场
汉语发音中多音离合词的读音消歧
发音
离合词
触发对
互信息
基于稀疏分布式表征的英文著者姓名消歧研究
姓名消歧
稀疏分布式表征
语义指纹
层级时序记忆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词分布表征的汉语框架排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框架排歧 最大熵模型 词分布表征 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自动化与计算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8-332,33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391.1
字数 44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93.2015.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济洪 山西大学软件学院 58 261 10.0 14.0
2 李国臣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20 277 9.0 16.0
6 党帅兵 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2 16 2.0 2.0
7 王瑞波 山西大学软件学院 23 179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框架排歧
最大熵模型
词分布表征
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3193
14-1332/TH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54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