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三氟乙酸( TFA)柱前衍生,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 pCEC-LIF)快速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方法。使用粒径1.8μm的C18毛细管色谱柱,以甲醇-水(45:55, V/V,含0.05%甲酸)为流动相,泵流速为0.05 mL/min,分离电压为15 kV,激发波长为375 nm,发射波长为450 nm,黄曲霉毒素B1, B2, G1, G2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2,0.016,0.008和0.01μg/L,在0.1~10μg/L,0.1~10μg/L,0.1~3.0μg/L,0.1~3.0μg/L 范围内分别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 R2分别为0.9999,1.0000,0.9995,0.9997。将本方法应用于花生酱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0.0%~112.0%之间,RSD在0.5%~1.9%之间。
推荐文章
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的设计
毛细管电泳芯片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共焦技术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的空泡份额测量
空泡份额
测量技术
激光诱导荧光法
两相流
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分析食品中的生物胺
毛细管电色谱
激光诱导荧光
衍生化
生物胺
食品
亲水作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分析痕量核黄素类物质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亲水作用
整体柱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核黄素类物质
血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4种黄曲霉毒素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激光诱导荧光 黄曲霉毒素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3-106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95/j.issn.0253-3820.150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彦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128 691 13.0 20.0
2 闫超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43 124 7.0 9.0
4 万青云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2 14 2.0 2.0
7 茹鑫 3 20 3.0 3.0
8 王晓曦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4 2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激光诱导荧光
黄曲霉毒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