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与佩戴框架眼镜后各自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60例门诊就诊并给予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屈光矫正前后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和等效球镜度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随访时间依次为1个月、6个月、1年.结果 (1)调节滞后量:实验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1.05 ±0.28、0.92±0.16、0.62±0.13、0.6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1.03±0.27、1.03±0.19、0.82±0.11、1.08±0.16.两组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调节灵敏度:实验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9.33±2.65、10.82±2.06、10.90±2.48、11.05±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为:9.56±2.32、10.76±1.88、10.85±2.08、9.02±1.97.两组戴镜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月、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1年:实验组等效球镜度增加了(0.38±0.35)DS,对照组增加了(0.84±0.56)D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实验组戴镜后对调节滞后量的改善较明显,并使其逐渐趋于正常化;对照组对调节滞后量改善较慢,不能使其达到正常值,且近视度数增长后调节滞后量会变大.(2)实验组对调节灵敏度的改善更快,对照组较慢,在近视度数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两组的调节灵敏度相似,近视度数增长后调节灵敏度下降.(3)角膜塑形镜对中低度近视的矫正有效,它较框架眼镜能更有效地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是目前控制近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多年调节水库年末消落水位两种确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多年调节水库
消落水位
多目标决策
统计回归
锥束微焦点CT系统对比度灵敏度测量研究
锥束微焦点CT
对比度灵敏度
硬化校正
184名8~12岁儿童不同阅读距离及阅读时间调节滞后和调节反应的观察
屈光不正
调节需求
调节反应
调节滞后
离焦
两种电子教材开发方式的对比研究
电子教材
功能对比
交互
移动学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矫正方式对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等效球镜度 调节滞后量 调节灵敏度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15.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正清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 20 99 5.0 9.0
2 杜玲芳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 6 24 3.0 4.0
3 宋伟琼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 5 22 2.0 4.0
4 何芳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 7 31 4.0 5.0
5 张艳丽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 3 18 2.0 3.0
6 林鹏飞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 3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等效球镜度
调节滞后量
调节灵敏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