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问:微信群里的“红包”究竟是不当得利还是赠予?典型案例:2015年2月18日,张某在微信校友群里玩“红包”游戏,因老是只发1分钱被奚落。遂连续多次趁大家不注意发1个100元的红包并自己抢回。2月19日凌晨3时许,张某见大部分人已下线,在线的几个也不吭声,以为大家都睡了,随即发了1个1000元的“红包”并拟再次抢回,不料被并未下线的同学李某抢先一步抢走。
推荐文章
浅析教师答疑
教师答疑
多疑
答疑目标
基于Internet的智能答疑系统
智能答疑系统
FAQ
分词
网络课程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答疑系统
网络课程
设计
网络答疑本体的生成与匹配方法研究
网络答疑系统
答疑本体
语义匹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法博答疑
来源期刊 当代检察官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红包” 不当得利 典型案例 张某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4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包”
不当得利
典型案例
张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检察官
月刊
1672-4259
44-1561/D
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强路
出版文献量(篇)
6199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