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激活天然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然而,沙门菌已进化出相应的逃逸机制逃避宿主的防御。沙门菌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是干扰 Toll 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TLRs-NF-κB)信号通路,包括修饰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分泌 TIR 模拟物和抑制 IκB的降解等;另一种机制是树突状细胞(DCs)介导的免疫逃逸,包括抑制 DCs 递呈抗原、降低 FliC 的表达和依附 DCs 扩散等。利用沙门菌的免疫逃逸策略,可为沙门菌新型疫苗和抑炎性药物分子设计提供新思路。
推荐文章
沙门氏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沙门氏菌
耐药机制
抗生素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逃逸
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
鸡NRAMP1基因抗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
NRAMP1基因
抗病性能
沙门氏菌
沙门菌 CRISPR 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沙门菌
规律成簇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
功能
分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沙门菌免疫逃逸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动物医学进展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沙门菌 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 树突状细胞 免疫逃逸 应用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9,1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52.612|S852.4
字数 44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沙门菌
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
树突状细胞
免疫逃逸
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医学进展
月刊
1007-5038
61-1306/S
大16开
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52-6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31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6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