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龙门山断裂带上,这场大地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1].我国学者针对汶川地震断裂带的结构特征,对汶川地震断裂带与龙门山隆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为我国地质灾害的探索和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本文从地表和地腹的构造特征着手,对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与龙门山隆升的关系做简要探讨.
推荐文章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闭锁与变形特征
龙门山断裂西南段
断层闭锁
年均垂直变化速率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汶川Ms8.0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CO和CH4排气增强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高光谱
气体地球化学
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特征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GPS监测
运动速度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一维P波速度结构
P波速度结构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龙门山断裂带
台站校正
地震重定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与龙门山隆升的关系
来源期刊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断裂带 结构特征 龙门山 关系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6
页数 2页 分类号 P315
字数 34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7)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
地震断裂带
结构特征
龙门山
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9-2323
23-1462/G4
大16开
牡丹江市光华街476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88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29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