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果说人生前半部分的根本特点在于不知满足地追求幸福,那么,其后半生则充满着不幸的惶恐。所有幸福皆为虚无缥缈之物,而所有苦难则为实实在在的东西。因而,我们毕竟都变得谨小慎微,所渴望的仅仅是少一点痛苦和那种不再被人打扰的境遇,而不是快乐。
推荐文章
《秋水(节选)》教学设计
旋其面目
神态心理
环境烘托
文言虚词
寓意
情感教学及其三阶段论
情感
情感教学
三阶段
证候研究的层次论和阶段论
证候
层次论
阶段论
论川梅诗歌创作的四阶段
川梅诗歌
主题
风格
阶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人生的不同阶段(节选)
来源期刊 教师博览:文摘版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节选 人生 幸福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0
页数 1页 分类号 F2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节选
人生
幸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师博览:上旬刊
月刊
1008-5009
36-1222/G4
江西省南昌市赣江南大道2888号
44-70
出版文献量(篇)
1381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