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或短或长的隐伏阶段及缓慢渐进过程,这就使中医有机会将肿瘤消灭在萌芽阶段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防治理论的核心,对预防养生和临床救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八正神明论》进一步指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 “治未病”理论内涵广泛,主要包括:无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与现代医学主张的“病因学预防”、“临床前预防”、“康复性预防”三级预防理念不谋而合.现代医学认为,从致癌物质参与人体代谢到发展为原位癌,大概需要8~10年时间.中医“治未病”理论强调肿瘤调治时机的准确把握,指导着肿瘤不同阶段的防治策略,临床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使其逆转在癌瘤未成形之前,或从癌症发生源头上遏制其生长,或最大限度地推迟其发生时间,进而达到“图于萌芽之先,不施于大危之后”的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治未病四种情况患者应予以重视
来源期刊 药物与人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健康新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与人
月刊
1002-3763
11-223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西里仟村商务大厦A座1402室(安贞邮局7号信箱)
82-624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3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