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常规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照射剂量分布及其血液毒性.方法 宫颈癌术后患者19例,10例行VMAT (A组),9例行IMRT(B组);比较两组盆腔骨髓(PBM)及其亚区接受5、10、20、30、40 Gy后受照体积和血液毒性变化.结果 采用30、40 Gy照射,A组PBM及亚区的受照体积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3级血液毒性发生率相仿(P>0.05),且均未发生4级血液毒性反应.结论 两种放疗方法的血液毒性相仿;但与IMRT相比,VMAT可降低PBM及其亚区高剂量区的受照体积.
推荐文章
口服泛影葡胺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
口服泛影葡胺溶液
剂量分布
宫颈癌调强放疗与常规外照射放疗剂量对比分析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普通外照射
剂量-体积直方图
容积旋转调强与固定野调强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
固定野调强
剂量学
图像引导下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膀胱和直肠实际受照剂量评估
宫颈癌
锥形束CT
图像引导技术
膀胱
直肠
平移摆位误差
剂量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和常规静态调强放疗的照射剂量分布和血液毒性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常规静态调强放疗 血液毒性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2-1044
页数 分类号 R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穆庆霞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 26 133 7.0 9.0
2 孙新臣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 57 127 6.0 8.0
3 李丹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 20 64 5.0 7.0
4 裴忠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 11 5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常规静态调强放疗
血液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