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优化人工中耳悬浮式压电振子的植入效果,设计了一种位移放大结构用于改善振子的输出特性。首先采用微 CT 扫描和逆向成型技术建立了包括外耳道、中耳和简化耳蜗的人耳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文献的实验数据比对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建立人耳与悬浮振子的耦合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的耦合场分析研究加入位移放大结构前后的人工中耳植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位移放大结构后,振子于中高频段的等效声压级得到明显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压电振子的功耗。
推荐文章
基于耦合模型的人工中耳压电振子设计
振动与波
生物医学工程学
压电振子
有限元分析
人工中耳
压电振子对压电泵极限输出压力的影响
压电
振子
极限输出压力
等效集中力
圆形复合压电振子弯曲振动的分析
双迭片
弯曲振动
共振频率
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中耳植入式助听装置压电悬浮振子的电压特性分析
中耳植入式助听装置
压电振子
悬浮质量
驱动电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中耳悬浮式压电振子的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人工中耳 压电振子 有限元建模 位移放大结构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785
字数 39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65/j.cnki.jvs.2015.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饶柱石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65 347 11.0 16.0
2 田佳彬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5 4 1.0 2.0
3 塔娜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37 155 8.0 11.0
4 许立富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中耳
压电振子
有限元建模
位移放大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45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