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形成演变机理,提高暴雨预警能力,利用欧洲中心 ERA - interim 再分析资料、L 波段探空秒级数据、SA 雷达数据等多信息源资料,对华南暴雨典型个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的风向从地面到高层随高度顺转;暴雨区对流抑制能量很小,抬升凝结高度很低,只需要一点抬升作用就可触发对流;对流强盛阶段,呈现出明显的雷达回波火车列形态,并沿700 hPa 引导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在降水前,700 hPa 整个降水区域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并在925 hPa 出现相当位温大值区,这些在降水前就出现的指标对强降水预报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推荐文章
多信息源下本体自动抽取的实现
本体抽取
语义网
本体映射
基于信息源特征的航空部附件故障预测研究
信息源
航空部附件
故障预测
通用性
不确定性
德宏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
短时强降水
入流急流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荔波县一次强降水过程分析
强降水
中小尺度系统
物理量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信息源的强降水过程综合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强降水 环流背景场 探空资料 雷达回波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水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125
字数 48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5.0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定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43 495 15.0 20.0
3 范广洲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123 1426 22.0 31.0
4 罗亚丽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286 9.0 16.0
5 孙嘉翔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降水
环流背景场
探空资料
雷达回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