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ARIMA模型和GM(1,1)模型在我国淋病发病率预测中的效果,为完善我国淋病的监测和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2年12月我国淋病的月发病率资料,用SPSS 13.0软件和GM软件2008分别拟合ARIMA模型和GM(1,1)模型,并用2013年每月的数据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GM(1,1)模型的CC=0.818 1、P=0.000 0,拟合效果较差,不适合用于预测我国淋病的月发病率.ARIMA(1,1,0)×(2,1,1)12模型的各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IC=-170.388,SBC=-157.024),对数似然函数值为90.194,并且残差序列Box-Ljunt统计结果显示统计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预测我国淋病月发病率的最佳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动态趋势基本一致.并用此模型对我国2014年每月淋病发病率进行了预测.结论 GM(1,1)模型不能用于我国淋病月发病率的预测.ARIMA模型是一种短期内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预测效果可靠.
推荐文章
GM(1,1)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在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肾综合征出血热
GM(1,1)模型
ARIMA模型
预测
基于ARIMA模型预测梅毒月发病率的价值
梅毒
ARIMA模型
月发病率
预测
基于GM(1,1,μ,ν)模型的股指预测
灰色模型
GM(1,1)模型
股指预测
基于GM(1,1)-MC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
大坝变形
灰色模型
马尔科夫链
GM(1,1)-MC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M(1,1)模型和ARIMA模型预测我国淋病发病率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 GM(1,1)模型 淋病 发病率 预测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2-17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5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
GM(1,1)模型
淋病
发病率
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