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郁达夫先生的名篇《故都的秋》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教授此篇文章时重新研读了此文,然后再查阅教学参考书和其他的有关资料,发现大都认为郁文先生在文中谈到的故都的秋中"清"是清凉、清闲、恬静、安谧;"静"是"细腻、幽远、幽静、肃穆;"悲凉"是落寞、衰弱、萧条。笔者感到这样理解好像有些欠妥。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能妄加猜测,一切都要从文本中来找答案。
推荐文章
谈《故都的秋》的悲凉之美
悲凉
心境
修养
景物
谈《故都的秋》的悲凉之美
悲凉
心境
修养
景物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方法探究
郁达夫
故都的秋
教学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故都的秋来得清、静、悲凉——重读《故都的秋》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故都的秋》 悲凉 重读 教学参考书 郁达夫 名篇 研读 文章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玉福 17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故都的秋》
悲凉
重读
教学参考书
郁达夫
名篇
研读
文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51
出版文献量(篇)
1605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