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构建表达荧光素酶的A型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对研究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抗病毒药物筛选、中和抗体检测以及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实时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利用融合PCR方法,在A/WSN/33(H1N1)毒株NA基因的N端插入Gaussia荧光素酶(GLUC)或Renllia荧光酶(RLUC)报告基因编码序列,分别构建能表达GLUC或RLUC的重组NA质粒.将构建好的重组NA质粒替换A/WSN/33(H1N1)8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中的NA基因,进行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病毒的拯救.结果 经过Western blot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等方法验证,分别成功获得了表达GLUC或RLUC的2株重组病毒;P0代上清感染MDCK后,仍能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到NP蛋白的表达.结论 这种表达LUC的流感病毒系统将会成为流感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有利工具,尤其是GLUC作为一种分泌型的荧光素酶,可以通过体外监测重组病毒GLUC的表达来实时监测流感病毒在体内的感染过程.
推荐文章
H1N1猪流感病毒广西分离株HA基因序列分析
猪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HA基因
序列分析
同源性
基于 H1N1型禽流感病毒的 HA蛋白序列进化树研究
H1N1 病毒
HA蛋白序列
模糊邻近关系
结构聚类
进化树
盐酸阿比朵尔体外抑制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的作用
盐酸阿比朵尔
2009新型流感病毒A(H1N1)
RT-PCR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
核酸检测
能力验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素酶标记的重组A/WSN/33(H1N1)流感病毒的构建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 反向遗传学 荧光素酶 2A蛋白酶 神经氨酸酶
年,卷(期) 2015,(15)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诊断与基因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9-25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3.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冬梅 6 17 3.0 4.0
2 孙莹 4 3 1.0 1.0
3 毕玉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7 83 2.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型流感病毒
反向遗传学
荧光素酶
2A蛋白酶
神经氨酸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30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