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依托文本对神话直至诸子百家时代的中国古典人性论进行了梳理.作者尽全力避免了把“人性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传统做法,抛弃了对上古智者有关人性问题之论述的哲学(史)式考察.文中的“人性论”是放置在情感的脉络中加以探讨的.中国古典人性论根本上就是一种浓烈情感的表达.这一情感指向的是:什么是好社会,如何创建一个好社会,以及如何实现一个更加完整和美善的自我.
推荐文章
董仲舒建构人性论的双重进路
董仲舒
人性论
双重进路
思想史
论孔子之“人性论”
孔子思想
人性论
浅议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
苏格拉底
孔子
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迪
人的自由自觉性
人性论
人的可塑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秦人性论:文本的探索
来源期刊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学科
关键词 人性论 神话 情感 好社会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
页数 44页 分类号
字数 45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池桢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0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性论
神话
情感
好社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年刊
978-7-208-06655-8
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