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5·12”汶川地震中几乎所有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均保持整体稳定,只在局部坡度较陡及陡缓交界处发生滑塌的变形机制,以紫坪铺水利枢纽坝前左岸灯盏坪大型古滑坡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深孔监测资料及室内数值模拟分析了堆积体地震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灯盏坪古滑坡堆积体位移最大值出现于地表坡缘处,达150 mm;地震主要影响堆积体剪应力分布,造成灯盏坪前缘下部软化带内剪应力集中;基覆界面及微地貌是控制古滑坡体地震变形破坏模式的主导因素,并非所有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整体复活,灯盏坪堆积体总体地形坡度为20°左右,基覆界面倾角为13°左右,地震不会触发其整体失稳,只在局部地形陡缓交界处及转折端发生变形破坏.
推荐文章
茅坪与新滩滑坡体变形机理类比研究
滑坡体
变形特征
危岩体
工程类比
紫坪铺混凝土堆石坝抗震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
地震危险性
结构易损性
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紫坪铺大坝下游坝坡震后抗震加固措施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紫坪铺大坝
抗震加固措施
干砌石护坡
浆砌石护坡
加固机理
加固效果
青花坪隧道爆破对古滑坡体稳定性评估及控制
隧道爆破
古滑坡体
稳定性
评估
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
来源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灯盏坪大型古滑坡体 汶川地震 应力应变分析 变形破坏机制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4-1162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42.2
字数 40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6.06.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75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灯盏坪大型古滑坡体
汶川地震
应力应变分析
变形破坏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0258-2724
51-1277/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62-104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15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