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在临床淋巴结转移阴性(clinical lymph node negative, 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并不罕见,该研究旨在探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大量淋巴结转移(>5个)、单侧单发癌灶对侧中央区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2014年由同一手术团队实施手术的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50例(男性85例,女性265例;其中单侧单发癌灶21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寻找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350例患者中共出现淋巴结转移138例(39.4%),大量淋巴结转移20例(5.7%),在单侧单发癌灶且行双侧腺体切除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69例患者中,24例出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4.2%)。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肿物大小小于等于1 cm和大于1 cm(33.6%vs 58.5%,P<0.01)、超声肿物有钙化和无钙化者(31.7%vs 43.7%, P=0.03)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非微小癌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92, P<0.001)。出现大量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女性和男性(3.8%vs 11.8%,P=0.012)、年龄小于40岁和大于等于40岁(10.7%vs 3.4%,P=0.006)、肿物大小小于等于1 cm和大于1 cm(3.4%vs 13.4%,P=0.002)、超声肿物低回声和非低回声(13.9%vs 4.8%,P=0.026)者在有无大量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男性(OR=5.152,P=0.002)、非微小癌(OR=5.712,P=0.001)、年龄小于40岁(OR=3.959,P=0.006)是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3.105,P=0.022)、非微小癌(OR=3.863,P=0.008)是单侧单发癌灶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5%、26.1%。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比例较高;对于其中非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于男性、年龄小于40岁的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也应考虑采取积极的手术方式。
推荐文章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VII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乳头状癌
Ⅶ区淋巴结
危险因素
预防性Ⅶ区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清扫指征探讨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侧颈淋巴结转移
高危因素
清扫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价值
甲状腺
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颈淋巴结清扫术
不同病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分析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多灶性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淋巴结转移阴性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9
页数 7页 分类号 R736.1
字数 3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6.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维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3 90 5.0 9.0
2 谢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9 64 3.0 8.0
3 李小毅 22 240 9.0 15.0
4 张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42 155 7.0 11.0
5 杨进宝 白求恩和平医院普外二科 2 25 2.0 2.0
6 樊宇芳 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3 23 2.0 3.0
7 孙庆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 17 1.0 1.0
8 刘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 1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464)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淋巴结转移阴性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癌症杂志
月刊
1007-3639
31-1727/R
大16开
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4-57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7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