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日蹙,中国之大,已然容纳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尤其上海、南京、武汉相继沦陷后,全国政界学界弥漫着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在民族危亡之际,面对国内“一盘散沙毫无团结力”的民族精神“涣散”的局面,民国学者开始反思历史教育。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粮食亩产研究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粮食亩产
论抗战时期广西警察警务职能的延伸
抗战时期
广西警察
警务职能
抗战时期桂林学生抗战音乐活动
抗战时期
桂林学生
音乐运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民国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历史教育 抗战时期 民国 “九一八”事变 民族危亡 民族精神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费驰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7 7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教育
抗战时期
民国
“九一八”事变
民族危亡
民族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
月刊
1009-3435
44-1142/G4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
46-7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0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