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长篇小说《魔山》中,自然风景作为人的观看与审美对象,通过1900年前后的文学想象与书写,再现或隐喻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处境:作为观看主体心灵的"投射",它将"孤独"、"虚无"、"恐惧"等情感置入一个远离日常生活的"高处空间"。《魔山》中的"风景体验"与疾病、死亡和时间问题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问及人的"感知"、"内省"与"存在"的可能性。"风景"中的人一方面具有了传统风景理论中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主体性"(Subjektivitt),表达了人进入历史之后对于外在世界的自主"凝望",另一方面也将自我带入了一个陌生的、偶然的遥远空间,面临着"存在"之深渊和深刻的精神冲突。《魔山》的风景具有多重面相:文学、艺术、哲学的思考混合其中,如同一个镜像,映射出人的内在歧义与复杂;而"风景"本身的刻画也蕴涵了现代文学中的"文学功能",它以梦境、意识流、大量的隐喻等为媒介,承接和深化了1800前后以来"文学自主性"的美学要求。
推荐文章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整合设计
赫尔佐格
整合设计
方法
托马斯.杨对光的干涉的实验研究
托马斯.杨
干涉实验
干涉原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风景与“存在”的诗学——托马斯·曼的《魔山》
来源期刊 德语人文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魔山 风景 存在 死之渴望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3
页数 9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魔山
风景
存在
死之渴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德语人文研究
半年刊
2095-6150
10-1069/H
32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
2-44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