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突发中毒事件的毒物种类及危害,为预防和应对突发中毒事件的发生、相关政策制定及技术方法研究等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报告的突发中毒事件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共报告突发中毒事件49 939起,致208 672人中毒,病死率为2.39%.经口中毒事件4 614起,中毒134 221人,病死率为1.58%,居前5位的毒物类型为细菌(52.33%)、植物(12.27%)、化学品(4.53%)、农药(3.55%)和真菌(2.95%),毒蘑菇中毒病死率最高(19.78%).经呼吸道或/和皮中毒事件45 325起,74 451人中毒,病死率为3.86%,居前5位的毒物类型为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有机溶剂、农药和混合气体;真菌、植物、农药、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刺激性气体中毒事件有季节性.结论 我国突发中毒事件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各地应根据不同类别毒物特征开展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高有毒生物检测鉴定能力,加强科普宣传,预防突发中毒事件发生并降低毒物危害.
推荐文章
甘肃省2004-2011年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网络报告
食物中毒事件
甘肃省
甘肃省2004-2010年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事件
甘肃省2004-2012年毒蘑菇中毒事件分析
毒蘑菇
中毒
分析
甘肃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4-2014年突发中毒事件毒物谱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突发中毒事件 经口中毒 经呼吸道或/和皮中毒 毒物谱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9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31/j.cnki.zggyyx.2016.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承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88 399 11.0 16.0
2 周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34 221 8.0 13.0
3 袁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16 140 6.0 11.0
4 郎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11 52 4.0 7.0
5 尹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20 238 7.0 15.0
6 蒋绍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19 76 5.0 8.0
7 李海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6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突发中毒事件
经口中毒
经呼吸道或/和皮中毒
毒物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2-221X
21-1267/R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南十一西路18号
8-215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9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3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