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小麦秸杆为原料,利用自制的固定床式热解反应器,在400℃、450℃、500℃和550℃四种热解温度下进行了热解液化试验。采用气质联用仪定性方法测定了四种热裂解温度下制取生物油主要化学组分,利用电子扫描电镜对小麦秸秆和残炭进行了形态表征。结果表明:不同裂解温度制得的生物油成分大致相同,主要由醛类、酮类、苯酚类、醇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组成。热裂解温度对生物油的主要化合物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随着热解温度升高,乙酸相对含量减少,而糠醛和大多数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残炭表面产生的裂缝越大,结构更加松散,且有热解碳粒子沉淀其中。
推荐文章
玉米秸秆热解生物油主要成分分析
生物油
流化床
热解
气质联用仪
油菜秸秆真空热解油物性与成分分析
油菜秸秆
真空热解
生物油
物性参数
成分分析
海藻热解生物油的成分分析
生物油
热解
化学分析
海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农作物秸秆快速热解生物油主要成分分析
农作物
快速热解
化学组分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秸秆热解生物油主要成分分析与残炭表征
来源期刊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热解反应器 热解温度 生物油 残炭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6
字数 2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柏雪源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78 1200 19.0 31.0
2 易维明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135 2013 23.0 38.0
3 王丽红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42 530 13.0 21.0
4 李艳美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3 12 3.0 3.0
5 何化昌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秸秆
热解反应器
热解温度
生物油
残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6197
37-1412/N
大16开
山东省淄博市张周路12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4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