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余甘子与香叶天竺葵之间复种的效应,以提高余甘子林地综合利用率。方法:于2010~2013年间就不同树龄余甘子营养生长及林下间作的香叶天竺葵生物量、精油出油率变化做了对比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估。结果:余甘子可以在3~4年间形成旺盛生长势,至第4年郁闭度可达80.09%,基本封行,开始产生经济效益。林下间作的香叶天竹葵生物量以年均37.60%的降幅从第1年9324 kg/亩逐年下降至第4年2257 kg/亩;精油出油率从第1年0.157%逐年递减至第4年的0.062%;其经济产值从第1年约1.60万元/亩逐年下降至第4年约0.17万元/亩;香叶天竺葵生物量与精油出油率和余甘子的营养生长及郁闭度均表现出显著负相关。结论:复合种植的两种作物存在互补——制约效应,前3年互补效应显著,从第4年开始,余甘子的生长已经对香叶天竺葵起到很强的制约作用,应在林下选用其它耐荫性作物复种。
推荐文章
天竺葵在太原园林中的应用
天竺葵
园林
应用
适应性
香叶天竺葵药学研究概况
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lers L.)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香叶天竺葵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研究
香叶天竺葵
病虫害种类
防治
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于天竺葵和金盏菊栽培
园艺学
园林废弃物堆肥
泥炭
天竺葵
金盏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余甘子–香叶天竺葵复合种植模式研究及效益探讨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余甘子 香叶天竺葵 复合种植 经济效益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09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沙毓沧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22 106 7.0 9.0
2 马开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2 1 1.0 1.0
3 段曰汤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4 16 2.0 4.0
4 黄文英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2 7 1.0 2.0
5 赵琼玲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2 0 0.0 0.0
6 瞿文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2 2 1.0 1.0
7 雷虓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余甘子
香叶天竺葵
复合种植
经济效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
月刊
2164-550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82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