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HM-1型重载列车用钢摩擦与弹性胶泥复合型缓冲器(简称复合型缓冲器)的冲击试验特性曲线可知,复合型缓冲器在加载末端(加载与卸载转换时)其阻抗力陡增,出现尖峰(尖峰效应),且阻抗力达到一定数值后随行程缓慢增加(阻尼效应).为准确描述复合型缓冲器的这一非线性特性,引入钢摩擦的黏滞摩擦力特性,对基于悬挂系统中悬挂力的数学方程而建立的纯钢摩擦缓冲器数值模型进行改进,以模拟纯钢摩擦缓冲器加载曲线末端阻抗力出现的非线性尖峰现象,再基于具有阻尼效应的弹性胶泥缓冲器数值模型,建立复合型缓冲器数值模型;以HM-1型缓冲器为例进行缓冲器冲击试验和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复合型缓冲器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推荐文章
铁道车辆缓冲器弹性胶泥粘弹性参数的数值反演
车辆缓冲器
弹性胶泥
动力有限元
数值反演
遗传算法
KC15型弹性胶泥缓冲器异常磨耗分析及改进研究
缓冲器
小间隙车钩
磨耗
改进
弹性胶泥冲击加载缓冲器设计
火炮后坐运动
炮膛合力
动态模拟
弹性胶泥缓冲
摩擦型缓冲器特性的数学描述
摩擦型缓冲器
特性
曲线
仿真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钢摩擦与弹性胶泥复合型缓冲器数值模型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缓冲器 钢摩擦 弹性胶泥 冲击试验 纵向动力学 重载列车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70.34
字数 3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6.04.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新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20 75 5.0 7.0
2 王月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5 46 3.0 5.0
3 常崇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26 280 9.0 16.0
7 郭刚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4 16 2.0 4.0
11 姜岩 中国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研发中心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缓冲器
钢摩擦
弹性胶泥
冲击试验
纵向动力学
重载列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