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COⅠ基因作为标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外形差异较小的地方鸡品种的可行性.[方法]以华南地区9种优质地方鸡(怀乡鸡、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杏花鸡、五华三黄鸡、文昌鸡和广西三黄鸡)和国外引进品种隐性白羽鸡为试验材料,测定标准的DNA条形码技术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Ⅰ,COⅠ),同时下载已发表的31条家鸡和原鸡及绿头鸭的COⅠ基因序列,分析品种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和系统发生邻接树,界定区分品种特异的单倍型.[结果]除去PCR引物序列,获得了695 bp COⅠ基因片段.根据标准的DNA条形码序列,截取648 bp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10个鸡品种203个个体共检测到11 0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16.98%,其中90个单一位点突变,20个简约信息位点.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94(0.00349-0.00560),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832(0.763-0.905),其中五华三黄鸡最高,中山沙栏鸡次之,文昌鸡最低.定义了84种单倍型,单倍型1为9个地方鸡种所共享,出现频率为64次;单倍型9和5为家鸡和隐性白羽鸡共享,出现频率分别为29次和19次;每个鸡品种均有品种特异的单倍型.广西三黄鸡、五华三黄鸡与中山沙栏鸡的单倍型数最多,为13个,隐性白羽鸡与清远麻鸡的最少,为8个.不同品种的单倍型分布差异较大,如杏花鸡的单倍型主要分布在1,清远麻鸡主要分布在1和9,惠阳胡须鸡主要分布在1、5和9,隐性白羽鸡主要分布在9和79.10个鸡种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3-0.006,净遗传距离为0-0.003;鸡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一般大于鸡品种内的遗传距离;绿头鸭与鸡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0.2.中介网络图将84个单倍型分为3条进化枝,呈现出一定的品种特异性,如以单倍型9为起点的进化枝没有广西三黄鸡和文昌鸡分布,但另外两枝未表现出此特征;1为祖先单倍型,由此逐渐衍生出其他单倍型.邻接树显示中国家鸡与红原鸡聚为一簇,与黑尾原鸡、灰原鸡和绿原鸡分开;中国地方鸡聚为同一簇,且存在明显的交叉现象,无显著的品种特异性.[结论]COI基因可作为研究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候选分子标记.仅依靠标准的DNA条形码技术无法有效区分差异外形较小的地方鸡种,需要联合多种分子标记如COI基因、细胞色素b、AFLP指纹技术、微卫星位点LEI0258、基因组SNP和品种特异的外貌特征.
推荐文章
植物DNA条形码技术
ITS
matK
形态分类学
植物DNA条形码
rbcL
trnH-psbA
DNA条形码技术在仔稚鱼鉴定中的实践
DNA条形码
生物多样性
COI基因
海洋生物
物种鉴定
小球藻属 DNA条形码的鉴定研究
小球藻
DNA条形码
分类鉴定
物种
基因
DNA条形码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
COI基因
DNA条形码
植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重新评估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线粒体COⅠ基因 DNA条形码 地方鸡种 品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年,卷(期) 2016,(13) 所属期刊栏目 畜牧·兽医·资源昆虫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2-263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1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细权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09 1363 19.0 31.0
2 何丹林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8 354 7.0 18.0
3 黄勋和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6 144 7.0 9.0
4 钟福生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71 420 10.0 16.0
5 陈洁波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6 6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3)
共引文献  (153)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线粒体COⅠ基因
DNA条形码
地方鸡种
品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