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豆科和桑科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我们之前报道了一个从甘草中得到的异戊烯基异黄酮isoangustone A(IAA)可以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本文比较了来自甘草的其它一些结构相近的黄酮类化合物和IAA的抗增殖活性和对胞内信号通路的影响,发现A和B环上的异戊烯基对其活性有重要贡献,而邻位酚羟基和C环共轭平面也有一定影响.此外,这些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导致PARP-1切割、AMPK和ACC磷酸化增加、mTOR和4EBP1磷酸化降低,并激活自噬信号.基于以上的初步构效关系研究,我们还从甘草中发现了另外4个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了它们对胞内信号的影响,并从甘草中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推荐文章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黄酮
构效关系
化学结构改造
大血藤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
大血藤
黄酮类化合物
HPLC
聚酰胺薄层层析
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包合物
增溶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草中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 甘草 抗肿瘤 构效关系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传统中药和植物药的癌症预防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敏 41 470 12.0 21.0
2 黄维 2 3 1.0 1.0
3 余四旺 13 12 3.0 3.0
4 唐叔南 3 0 0.0 0.0
5 王永瑞 2 0 0.0 0.0
6 季帅 3 0 0.0 0.0
7 裴道勇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
甘草
抗肿瘤
构效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