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重写电影史作为一种学术话语建构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完成一个话语自洽的过程,对于"中国电影史"认识的分裂源于对"中国电影"这一表述的认识分歧,这种状况造成了早期中国电影主体性身份悬而未决的状况,有关早期中国电影史研究则一直处于这种核心问题未明状况下进行。有关中国电影史的书写,可以被视为在认识论层面探讨中国电影与现代性的关系;在现代性这个核心观念的统御下,中国电影史研究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置换为"在现代性进程中,中国电影主体性身份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入手,借鉴知识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将知识主体的话语作为分析社会实践的材料,并通过分析电影史文献的话语,将问题重新聚焦于现代性框架下的早期中国电影的主体性身份。
推荐文章
康德与现代性
康德
现代性
同一性
主体性
审美自律
审美现代性
现代性与当代建筑的思考
现代性
现代建筑观
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城中村改造
人性优美背后的现代性思考--沈从文小说主题的再认识
沈从文创作
现代性
工具理性
人文理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代性与主体身份焦虑——“重写电影史”的再认识
来源期刊 文化与传播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早期中国电影史 重写电影史 现代性 知识生产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J9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珲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10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中国电影史
重写电影史
现代性
知识生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与传播
双月刊
2095-459X
45-1383/G2
16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