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微槽道内流体流动及换热的特点,以及微槽道热沉的结构型式、加工工艺和流体工质。流体在微槽道内流动与换热,具有尺度小、雷诺数低、表面传热系数高和压降大等特点。微槽道可在热导率高的金属材料或半导体材料上成型。同时,还介绍了目前计算机微处理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大功率 LED 常用的散热方案,并探讨了微槽道热沉应用于这些电子器件散热所具有的优点。与目前常用的散热方案相比,微槽道热沉可有效减小散热部件所需的散热空间,满足电子产品持续小型化的要求。在热流密度不断提高,常用散热方案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微槽道还为电子器件的散热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推荐文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及其在动车组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器件
动车组
GTO
IGBT
IGCT
IEGT
热适应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子器件散热的研究进展
热适应复合材料
热响应复合材料
电子器件
散热
电子器件发热与冷却技术
电子器件
发热
热管理
冷却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槽道及其在电子器件散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新技术新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子器件 微槽道 散热 热沉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4,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124|TN305
字数 2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晓钰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2 702 14.0 20.0
2 翁建华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39 139 7.0 10.0
3 刘腾辉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器件
微槽道
散热
热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技术新工艺
月刊
1003-5311
11-1765/T
大16开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2-39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8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03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