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定位系统需要3个或3个以上的环境节点到未知节点的距离信息帮助定位,而在很多恶劣多变的环境中,这一前提往往难以得到满足。提出运用一个惯性测量单元和两个环境节点传感器(信标节点)对未知的移动传感器节点实现定位。两个环境节点与移动节点共同属于 Cricket 系统,该系统利用射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在空气中传输速度的不同,通过测量两种信号到达时间的差值去获得环境节点和位置节点之间的距离估计。提出首先根据固定在未知节点上的惯性测量单元的测量输出和上一时刻的最优估计位置,估计出未知节点当前时刻的位置,根据惯性测量系统测量噪声模型,可以推断出未知节点当前时刻的真实位置在此估计位置为中心的某区域内。再根据未知节点与两个环境节点的估计距离,通过仿真测量噪声模型,利用最小均方估计和最大后验估计算法,最终分别得到未知节点的最优估计位置和次优估计位置。仿真和实验表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推荐文章
基于虚拟信标节点的改进加权质心定位修正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节点定位
基于移动信标的大规模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
水下传感器网络
定位
移动信标
基于RSSI测距的信标节点自校正定位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信标节点
RSSI
自校正
WSN中基于移动信标节点的过滤定位算法
无线传器感网络
传感器节点
定位
移动信标节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 IMU 和两信标节点的高精度概率推测定位系统
来源期刊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定位 惯性测量单元 到达时间差 最小均方估计 最大后验估计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18
字数 4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扬 6 15 2.0 3.0
2 王大强 7 8 2.0 2.0
3 宋述鹏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陈雪晨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0 0.0 0.0
5 冯峥 3 0 0.0 0.0
6 王鹏宇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定位
惯性测量单元
到达时间差
最小均方估计
最大后验估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季刊
1671-8755
51-1640/N
大16开
四川省绵阳市7号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8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