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一些特殊的工程应用中,常采用蓄能器作为动力源为电液位置控制系统提供压力油.与传统的电液位置控制系统不同,当采用蓄能器供油时,蓄能器出口的油液压力会逐渐降低,而压力的变化会对系统的控制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这种变压力油源的电液位置控制系统,搭建了以蓄能器为动力源的电液位置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并建立了严格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手段确定了蓄能器供油压力与排油体积的关系、以及基于LUGRE模型的精确的系统摩擦力模型,以便实现系统运动过程中的有效动态补偿.构建了一种基于PID控制器+前馈补偿器+模糊控制器联合作用的复合补偿控制器,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工作过程中供油压力降低、摩擦力变化等因素对实际控制性能造成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控制方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双缸电液位置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
双缸
电液位置伺服
同步控制
迭代学习控制
随钻地层压力测量电液控制系统设计
随钻测量
液压系统
测控系统
地层压力
主从式双处理器
电磁阀
基于复合控制的液压位置控制系统及MATLAB仿真
前馈补偿
复合控制
电液伺服
位置控制
仿真
成卷机成卷压力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电液比例阀
成卷机
棉卷压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蓄能器变压力供油电液位置控制系统的复合补偿控制
来源期刊 液压与气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蓄能器 电液位置控制 变压力控制 前馈补偿 模糊控制 复合补偿控制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H137|TP273.5
字数 4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2/j.issn.1000-4858.2016.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冬梅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92 703 14.0 19.0
2 施光林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02 676 13.0 20.0
3 何常玉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3 17 2.0 3.0
4 郭秦阳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8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17)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蓄能器
电液位置控制
变压力控制
前馈补偿
模糊控制
复合补偿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压与气动
月刊
1000-4858
11-2059/TH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教场口1号
2-8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75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0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