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江西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地质体,其组成结构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似乎有相似之处,也由内核和外壳组成,并具三层式结构特征,但其内核主要为花岗岩,核内和核外的地层几乎同时代,并无“古老变质核”,它的形成机制主要是岩浆底辟强力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所以,将其改称为“武功山岩浆核杂岩”更为贴切.文章主要从武功山穹窿状地质的组成和形成时代及成因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它的基本特征,论证了将其改称为“岩浆核杂岩”的理由,并探讨了滑覆构造的找矿意义.
推荐文章
中国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
伸展构造
变质核杂岩
三层结构
剥离断层
江西武功山中生代变质核杂岩的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
Nd-Sr同位素
花岗岩类
中生代变质核杂岩
江西武功山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中间流变层变形特征
医巫闾山
变质核杂岩
中间流变层
流体包裹体
显微构造
热对流成岩作用的基本特征与研究意义
热对流
热对流成岩作用
盆地流体
热对流的岩石学记录
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西武功山岩浆核杂岩基本特征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岩浆核杂岩 穹窿状地质体 伸展构造 江西武功山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8-47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6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细元 29 211 8.0 11.0
2 聂龙敏 8 9 2.0 2.0
3 杨细浩 8 16 2.0 3.0
4 雷天浩 7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浆核杂岩
穹窿状地质体
伸展构造
江西武功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